线上佛山陶博会,线上陶博会,线上展会,佛山陶博会,博览会,陶瓷,卫浴,展会,陶博会,陶瓷展会,瓷砖招商,陶瓷招商,陶瓷加盟,陶瓷代理,陶瓷营销,招商,加盟,岩板,个性化定制

线上佛山陶博会-全新的营销模式,线上展会解决难题!是中国陶瓷以及卫浴产品市场风向标,也是世界陶瓷卫浴的中国主场。陶瓷卫浴等数千个品牌加盟、招商、代理,展示优质商品以及便捷、贴心的服务,为您提供愉悦的观展体验。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注册/登陆
陶博会logo
首页
关于陶博会
展会指引
电子门票
直播
头条
品牌
新品
活动
展商中心
关于“质感”以及产品的流行趋势,听听他们怎么说→→
发布媒体:陶博会组委会
浏览量:5460

6月2日下午,由佛山陶博会主办,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陶业要闻摘要协办的“2022线上佛山陶博会(第一期)数据发布暨陶业新品交流沙龙”,在中国陶瓷城三楼品类先锋馆活动区成功举办,并在陶趣直播平台进行全网直播。


在2022陶业新品交流环节,由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作为主持人、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陈高照、90+品牌创始人周荣标、慕瓷品牌创始人张婉云、天古陶瓷总经理罗伟锵、意大利嘉尼亚国内营销总监余志荣作为参与嘉宾,根据当下产品的流行趋势、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关注热点等针对“什么是质感,质感是什么?”、”如何定义“好产品”?一款好的产品需要怎样去打磨?”等几大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片

▲嘉宾从左到右依次为: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陈高照、90+品牌创始人周荣标、慕瓷品牌创始人张婉云、天古陶瓷总经理罗伟锵、意大利嘉尼亚国内营销总监余志荣


(注:以下内容根据速记稿整理所得,未经嘉宾本人审核)




话题一:质感是什么,什么是质感?



图片

尹虹

“质感新主张”的直播也刚刚结束,很多消费者都会问,什么是质感?质感是什么?我个人感觉质感肯定很具像,从某种意义来讲,它或者是抽象的,甚至是综合的概念。也许100个人对质感的理解有100个看法,但是我整个对质感的理解和表达上都有所不同,就像我们学理工的是有形发散的,这个质感很现代,我觉得这个质感很简约。虽然表达的不一样,但是还是很接近的。对质感整个描述不一样,有时候是素雅,但是又加了素雅有点抽象,还有雅的质感,有时候就像皮肤、肌肤砖,babyface,但有些人觉得是细、润滑,我以前在做一个产品从色彩、色域、观感、触感等等各个方面来描述,我再仔细了解还是有不一样,我想先请问一下周总,你认为什么是质感?



图片

周荣标

非常赞同尹博士的观点,就像我们现在这个品牌为什么今年开始直接命名为90+素色肌肤砖。讲到质感,就会联想到感觉到比较高级,高级的背后有各种各样的高级,素雅也是一种高级,欧式一点,或者轻奢也是另外一种的高级。但是我们又觉得hold不住这么大的质感字样,所以我们直接命名为“肌肤砖”。“肌肤砖”是怎么样来的呢?我们有三个词,一个叫认知,一个叫审美,一个叫执行。认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主动认知,一个是客观认知。我们一般开发产品,像艺术家梵高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很美的作品出来,但是在那个时候当下喜欢他的人可能并不多,所以他还是很穷困潦倒。可能很多科学家也是围绕自己的某个想法,孜孜不倦,坚持去做,这种我认为叫主观的认知。



图片

周荣标

我们做肌肤砖是客观的认知,比如我之前做出口的时候,我们在2010年开始出差,我跑过有60个国家,去了解客户的需求,这种的是客观的认知,我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现在我们定义为肌肤砖,也是来自客户的需求,客户他需要什么?我去跑市场的时候了解到,从国外又跑回国内,这几年由于疫情。发现国内很多客户特别是年轻的客户,也契合我们这个品牌90后的群体,他们希望的产品是什么?他们希望手感比较润滑一点,能够容易搞卫生,称之为质感不大对,就直接命名为肌肤。



图片

尹虹

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要改变人们对瓷砖原有冰冷、硬梆梆的感觉,肌肤比较柔软,比较润滑,另外也代表90+有一种质感的新主张,在肌肤上面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图片

周荣标

是的,这个是最基本的东西。



图片

尹虹

慕瓷称为哑光砖的专家,肌肤砖也是他对质感的理解,质感新的主张,你们比较早从事哑光砖,同样的问题,你讲讲你对质感的理解?你的质感新主张具体是什么?



图片

张婉云

质感砖在我个人概念里面,一定是各种工艺,低光感,但是是工艺叠加的,有质感的东西,现在很多大的品牌说哑光砖风口来了,有很多品牌一条窑先不抛就叫哑光,就叫质感。在我的认知里面这不是质感砖,我认为的质感一定是根据它的设计,根据它的纹理,我们甚至开模具,各种工艺出来才能还原本来该有的这种质感,在质感新主张活动里面,我们也报名了。为什么定义自己是哑光专家?我们是为哑光砖而诞生的品牌,慕瓷从2016年建立这个品牌的时候,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哑光砖这个赛道,做了6年,都是在哑光砖或者质感砖概念里面做文章,我们会有不同的设计,有很多款式,没有定义在哪一个单品类里面做,质感也有很多种。



图片

张婉云

刚才90+周总说到的肌肤面,我们也有复合面、磨砂面等等不同的表面工艺。质感砖必须根据纹理、质感、色彩方面有它自己独特的设计感,有它独特自然呈现的一种东西,并不是我不抛就是质感砖,说到质感品牌,我认为在座的都是质感砖的品牌。对于整个行业这个风口来说,我觉得线上陶博会举办“质感新主张”,也把我们年轻的品牌聚在一起交流非常好,质感新主张,应该在质感砖领域各放异彩,作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如果你没有个性和特色,说自己是质感砖的品牌,我觉得只是一个不抛的品牌而已。



图片

尹虹

我想问一下罗总,我去天古印象很深,你坚持说要以自然美学为基础,你的产品我看了柔光、哑光定义还没有完整在光度多少,同样的问题想问一下您,你认为什么是质感砖?婉云和大家有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要做到加工做细腻的处理以后才可以,你对质感是什么想的?你的产品有些什么新主张?



图片

罗伟锵

天古做出口很久,我个人认为质感应该是质地带给人的一个审美的感受,我们要做一种质感就是自然,这个理念要让瓷砖能带给人感受到的,看到这个瓷砖或者整个瓷砖铺起来的空间有自然的变数,我们需要做很多东西去完成不同的工艺,令到它呈现大自然的一种自然的变数。打一个比方,我在厂里面待的时间比较多,设计上的灰度能不能多做几个,一个设计色片能不能多做几个,一个设计的反光度能不能多做几个,我昨天才下线一个产品和木纹,我就用了3×3×3,一套木纹砖200×1.2,有27个色号在里面。我自己个人认为的一种自然,但是要做的好,做的感觉是漂亮的,要把数据做好,我开发这套产品用了整整三个月,拼命进行试验,才有结果。我们现象带给我们的客户,带给终端有这种自然的感觉。



图片

尹虹

你理解的质感是有自然的感觉,无论是表面还是整个感觉要更加和谐协调?



图片

罗伟锵

我感觉瓷砖有两样东西,一个观感,一个触感,瓷砖不是一片的,比如20平方米甚至可以做到30、100平方米,给人的观感有远有近,我们天古陶瓷做到远带给一种质感,近看做设计会做到另外一种质感出来,会有一种自然的丰富度。



图片

尹虹

我想问一下嘉尼亚的余总,你对质感瓷砖的理解是什么?第二个你们嘉尼亚在质感上面的新主张主要是什么?



图片

余志荣

嘉尼亚产品研发以及产品的整个调性是由我们品牌创始人一手在抓,产品方面我们想聊两个点,第一个我们非常赞同张总刚才讲到的叠加,嘉尼亚的产品,我们也看到行业非常多质感产品,在叠加这个词语上、做法上都玩的非常极致,无论是色彩叠加,还是设计工艺的叠加,制造工艺的叠加,乃至于罗总刚刚讲到的触感,博士非常喜欢讲到的babyface,我们非常赞同,我们在这一块也做的比较多。第二个所谓质感不光是产品本身,我是负责销售端口的,他能给消费市场,消费者带去他想要的质感生活,那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质感产品。我们讲产品和品牌一定要讲因果关系,正如博士一开始讲到,我们今天台上的这5个品牌,成立的时间都不短,但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财来讲这个质感的东西?一定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图片

尹虹

高照,中国瓷砖叫现代风,现代素色风等等,16年以黑白灰为主,费罗娜是水泥瓷砖的开创者,水泥瓷砖会更早,他们对质感的理解就是新主张,质感我认为是有时候是抽象的,水泥砖这种风格不一定是质感,但是某种意义上是后工业时代,把水泥搬出来,包括水磨石模仿,他们有那种水磨石的质感,用抽象的名词来描述它,包括简单化,第一个请你说一下,你是不是比较认同他们对质感的描述,还有什么补充的?第二个质感特别是由婉云开始质感是多种叠加的表述方法,是不是有其他的描述?



图片

陈高照

我自己对于质感和水泥瓷砖的认知或者理解,还是比较理性的,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我必须说,我们观点是基于我们品牌走的这条路,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一概而全的概论。博士在发言的时候,也描述的非常对,当下渠道一些细分已经分的比较细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零售,在当下来说,是一个小的渠道,我指传统意义上的零售,还是通过消费者自主做抉择,或者通过设计师来做抉择,这部分份额在当下是很小的份额,比起整装、地产集采来说。我们自己作为发展中的品牌,首先我们在选择自己路径上,肯定是选择小的路,不可能选择大的路,越大的路有很多头部品牌已经在那里矗立的非常坚实,我们首先选择是非常小的路,在小的路上怎么面对自己产品上面的主张呢?



图片

陈高照

回到质感和水泥的话题上来,我们既然选择了面对消费者和面对设计师这条路,在当下信息的传递上,我个人会比较倾向于用客观的概念,而不是用抽象的概念,因为当下的信息传递成本是很高的,无论是通过线下的展会也好,或者线上的路径也好,我们要给消费者或者设计师传递一个很简单的信号,或者一个词,这个成本是很高的。质感这个词无论在我们公司内部,还是对外,从来没有提过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一个主观的词,有点绕,明明瓷砖的一种工艺,或者产品的特色是相对客观的概念,跟标哥的观点有些类似,本来我们的产品是一个客观的概念,但是我们非要给他翻译成主观的词,让我们在传递过程中,每个人都产生自我的遐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雷特,到底什么叫质感?我们在传递给B端经销商,经销商再传递给设计师,设计师再传递给消费者,在这个路径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观的观点,在传递过程当中又要把主观的观点翻译成对应每个品牌客观的认知。



图片

尹虹

这个是陶瓷行业的惯性,像岩板这个概念。



图片

陈高照

待会我就要举岩板的例子,大家不觉得有点绕吗?太绕了,为什么不把客观的概念直接给到经销商、设计师和消费者呢?比如岩板,我记得三年前疫情刚开始,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直播,讨论小岩板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小岩板?这个其实不是由我们说了算,客户认知这个是岩板就是岩板,不是由我们作为生产方来决定的,而是被消费者方或者市场方来决定的。对于质感的话题也是一样的,我自己更倾向于做一些自己产品客观的符号,而不是用主观的符号去描述它。比如我们为什么一直坚守水泥瓷砖,因为水泥瓷砖容易传递,是物理的外观,就算消费者没有听说过水泥瓷砖,简单描述一下,以水泥题材或者水泥相关题材为主的瓷砖,就如同大理石瓷砖一样,反映的是大理石,我们反映的是水泥,表达比较素的概念。



图片

尹虹

标哥是肌肤砖。



图片

陈高照

以标哥为例肌肤砖就比质感砖容易传递,因为大家对肌肤的感觉是容易感知到的,相对润一点,柔和一点的那种感觉是容易传递的。总结一下,回应博士关于质感和自己产品主张的问题,我一贯主张用客观的,容易传播的尤其是物理的概念传播自己的产品,可能在当下这种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更符合我们每个品牌运作的效率,省去中间翻译的工作,这个给我们带来所谓的消耗太大了。




话题二:如何看待多重工艺叠加,获取理想的“质感”?



图片

尹虹

陈总在展厅看到用简单来描述更多具体的东西,less  is  more!大家都讲到工艺的叠加,我们甚至把公益的叠加叫成工艺面,我自己是理工男,把简单舍去了,更复杂,为这个我还专门问过老外,包括陶立希一出来4个工艺技术在一个面上,基本标配,6个、8个都有,我说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工艺?他们说主要是为了别人难以模仿,不然我的文件别人一扫描什么都搞定了,这个是题外话。真正是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连手触摸都像肌肤一样柔润的感觉,我们讨论怎么定义好产品?在风格上又讲究less  is  more,为什么工艺又要那么复杂,你们认同有各种工艺的叠加才能做出来的质感思路和技术方向吗?



图片

陈高照

我自己对于工艺面上的认知,我觉得并没有赞同与不赞同之分,这个也要跟每个品牌自己的发展需求所相关,以我们品牌为例,我们品牌以前做出口的年代,在工艺面上的探寻走的蛮前的,那个时候主要服务国外大B端,都是很专业的,在中国生产的瓷砖有没有代表最新的工艺,或者最新的生产技术,他们是很了解的。那个时候为了赢得大B端的竞争,我们在工艺上面走的很前的,从2020年回归国内零售市场,反而我们做到了很克制,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觉得在零售市场上,所谓的哑面的瓷砖市场上刚刚打开,刚刚才进入家装体系,传递这个信息不能太复杂,跟我第一个观点也是一样的,水泥瓷砖的主打产品是什么?不能排一大堆东西让他接受,有时候信息的传递会比较消耗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些效率。



图片

陈高照

所以我们选择了相对比较简单的方式展开我们产品体系,这个展开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满足能够承载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比如我们想给消费者表达的信息很简单,年轻人自己家装的时候,自己的偏好不是像传统的所谓的奢华高端,是向往相对简约的高端,我们要传递第一个符号就是我家想用相对简约的高端该选择什么品类的瓷砖?这个问题是给消费者有价值的问题,缩短了他决策的路径,我们试图告诉他,你就选择水泥瓷砖就对了,这个就是我们想要传递的东西。



图片

陈高照

承载传递信息产品而言其实不需要太复杂,我们需要仅仅是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水泥瓷砖系列,在我自己看来,我们做的头几个系列能够满足这样的使命基础之上,至于工艺叠加不叠加,我个人本身对它不太感冒,只要能达到我们战略效果就OK了。但是在后续过程当中,我们又会把它做的稍微复杂一点点,矩阵做的大一点,至少目前来看,我的产品体系更倾向于做相对简单的工艺系统,尤其是对于中小品牌来说,供应链的简化能够极高提升后端的效率,也能够减轻整个新产品的开发,包括反复做研发,反复压库存整个运转系统负担。所以我们选择的路还是做相对比较简化的供应链的路。



图片

尹虹

刚才婉云和周总明显比较推崇工艺叠加,现在素色砖讲究简洁、简约,但是不简单的质感,在你展厅也看到肌肤砖直接打一个口号less  is  more,做出一个好产品有4、5种工艺的叠加,你的看法是什么?



图片

周荣标

关于这个观点,我既赞成也反对,如果是站在赞成的角度来讲,站在主观的角度来讲,比如把质感工艺叠加,叠加到极致,可能会形成你的细分品类,同样有可能当下的消费者会喜欢你,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觉得它的风险相对会大一点点。



图片

尹虹

往往成本也会上去?



图片

周荣标

成本上不上去也不一定,工艺叠加成本算不了什么,比如产品做翻车了成本会更大一些。我站在反对的角度来讲,站在肌肤砖的角度,我想要讲究的是触感要柔润,要容易清洁,站在这个底层上做,我就要反对它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一定需要多重工艺的叠加去完成,要看它的文件或者设计本身,如果设计需要叠加工艺,我会做叠加,但是有些设计是不允许叠加工艺的,有些设计就是要让它平的甚至还要做减法,比如他用了这样的釉面,不需要叠加工艺还要少掉一些东西,并不一定要叠加工艺或者不叠加工艺。



图片

尹虹

我们说要打造一个新产品,婉云是比较坚持在原创下功夫,你虽然不是理工男,陈总很明确他们的观点是站在自己的产品角度,水泥瓷砖只要水泥感觉到了就可以了,肌肤瓷砖在润滑的同时比较容易清洁特点达到了就可以了,你们做哑光砖特别讲究叠加工艺的主要的目的是你们现代简约风是什么关系?给你一个再次解读的机会。



图片

张婉云

刚才说到质感,我认为的质感有5种工艺,说到工艺的叠加是其中一种,我强调质感砖必须是适合的设计给适合的工艺,肌肤面是质感的一种,但是我们这种质感肯定是深度的,和不抛是不一样的概念,设计是延伸做。慕瓷一直坚持哑光砖的领域,我们坚持的是给不同的面适合的工艺,所以我们有复合面,就是我们说的叠加工艺面,有自然面,不抛就是仿古,有磨砂面达到21,为了出口很多国外不同的场所,有蜡光面,还有肌肤面等等。



图片

张婉云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质感?站在产品的角度,适合的产品给适合的工艺,并不是流行糖果釉,干粒所有的产品都用一个工艺就叫质感砖?或者盲目的叠加任何的工艺在里面,我就要5、6个工艺叠加,我们一直强调适合的设计给适合的工艺。从空间的角度解读,这个空间可能是适合自然面,或者阳台可以相对防滑一点,或者洗手间可以用磨砂面,从空间思维我们也要给不同工艺表面,慕瓷一直都是在围绕质感、设计不同的表面做,目前我们有5大质感表面工艺,根据不同的设计和空间呈现产品,我和高照之前一直讨论,对于他来说我们就做的复杂了,我做了5个表面,但我们已经坚持在这个领域里面去做,所以也是一年一年累计和把自己的产品完善,现在我们在产品设计里面研究原创的产品,从素材看到为了把木头炭烧、还原成该有的纹理,里面也加了精雕模具,有淋釉、精雕等等工艺做出来,质感是给它该有的工艺表面。



图片

尹虹

罗总你比较欣赏各种工艺的叠加,但是工艺的叠加是为了使产品达到主要的目的,你做更深层次的解释。



图片

罗伟锵

我们天古自己做设计十多年了,我觉得瓷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出口回归到国内,从某种意义上想找突破,就好像我们经常去意大利展,他们的砖为什么这么好?他们的设计这么好,感觉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我觉得工艺就是用来配合设计,解决设计问题,瓷砖上各种工艺。打一个比方,我们做坯体,市场竞争很多做色坯,做一个斑就差不多了,因为市场就这样,不能加太多,但是我自己去做的话,可能要求加成本把它做好,两个斑不够三个,三个不够再想想四个能不能做?为什么这样子做呢?就好像坯体有什么用?我们很多落地的转角、拼角、仰角,瓷砖做完之后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不安全,很锋利,如果把坯体做好了,夹角还可以做L2、L5,做导角,这个角就变成安全了,我们落地就有办法,能和石材一样。我们做干粒,为什么要做干粒呢?以前我们做哑光砖只有一个烧成,或者做全抛釉也是一个烧成,不需要再加干粒,干粒究竟有什么用?我个人认为最重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耐磨,瓷砖很多时候需要更加多的干粒,但是有两重性,干粒的烧成温度有1400、1500、1600等等,越高温的硬度越高,越好。



图片

尹虹

不仅仅耐磨,还增加了防滑。



图片

罗伟锵

但是又多了一个问题,清洁难。比如我们开发一个超细干粒的产品就遇到这个瓶颈,要怎么解决这个超细干粒的清洁问题?我们研究了很久,究竟怎么抛?没人试,我们只能自己试,按照全抛釉大理石那种抛法,根本不行,我们换不同的材质做刷抛,有研磨刷,纤维刷,传统的弹性弄平,但是又不能把干粒弄没了,弄没了就没有作用了,我们抛到只剩下整个干粒高度10%,砖的平整度就很好,做出来易清洁,而且很柔,也有硬度,能做到4级硬度,因为抛平了所以好清洁。



图片

尹虹

工艺的叠加既要做到所要的效果,又要达到很高的性能。



图片

罗伟锵

为什么要用瓷砖?我跟很多设计师沟通,他们很讨厌瓷砖,10个有9个都讨厌,为什么?瓷砖就是替代了,整个国内市场我个人认为是写实的一种质感,什么叫写实?要像什么。



图片

尹虹

瓷砖换一种说法是医美出来的石材,就是不够自然,通过医美做出来的美女虽然很漂亮,但不自然。



图片

罗伟锵

就好像在座各位都在做突破。




话题三:如何看待素色、质感瓷砖流行的持续性?



图片

尹虹

我想问一下余总,我们都讲质感砖、素色砖,陶瓷是装饰材料,和服装一样,流行趋势是周而复始的,有周期性的,以前几乎皮鞋雷同天下,球鞋出来替代很大一部分皮鞋,之前都是以西装正装为主,后来休闲装出来,对素色砖、质感砖作为一种装饰材料,你认为有这种流行的周期性吗?或者在未来你认为能够持续流行多久?



图片

余志荣

我在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想补充一句,听了太多各位专业人士讲到产品,我是非专业人士,我认为陶瓷产品无论是质感产品,还是以前的传统产品,都是装饰材料,都是给市场需求去填补空缺的,我们认为存在肯定是合理的,无论是陈总的费罗娜,还是90+、慕瓷、天古或者嘉尼亚都是一样。回归到博士的问题,这类产品能流行多久?我们以前玩的都是全品类,嘉尼亚喜欢跟客户讲,除了把产品纵深挖的更深一点以外,我们不会去做把宽度挖的更宽这件事。所以我们会继续深挖质感这一类产品,我还是会去讲质感,不管它是工艺也好,还是视觉也好,还是功能也好,对于我来说,这是我们在追求未来市场竞争一个主线条。质感是我们在追求未来市场竞争的主线条。



图片

尹虹

余总讲质感是实实在在对品质的认知和感觉,而不是简单的一种风格和色彩,一种流行趋势,质感相对来讲比较永恒。



图片

余志荣

是的。



图片

尹虹

罗总,质感瓷砖、素色瓷砖,会一直流行下去吗?不会再回到花开富贵的年代吗?说不定我们的审美也会变化,西装穿腻了也想穿穿唐装,是不是市场永远走向比较和谐、素色、简约为主的方向走?



图片

罗伟锵

我个人认为瓷砖素色,素色的好处不一定看得见,像配角,是一个大的背景,不会觉得它很突出在一个空间里面。从设计师角度来说,他们更喜欢瓷砖承担这个角色。当然也有点缀的功能,但不会多,会不会大量的流行,应该还是素色,低对比度,看起来不刺眼,低饱和度,不会立马把你的眼球吸引住,才能大范围的应用,这个调子应该会有,但是未来很难说。



图片

尹虹

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整个空间装饰上瓷砖还是一个配角,配角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应该还是要含蓄一点,低调一点,把人文的精神意义融入瓷砖色彩流行角度上,也是一个很新的角度。



图片

尹虹

同样的问题问一下婉云你对素色或者质感瓷砖流行趋势可持续有什么看法?



图片

张婉云

谈到质感砖的趋势,前几天有一个人跟我说,我继续会做,我已经坚持做了6年,相信未来10年我继续会在质感砖领域做下去。做出口的都知道,我2002年出道以来,那时候我们已经卖仿古砖了,出口就是在卖仿古砖,国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仿古砖发展的历程,中国消费水平,中国的年轻群体现在慢慢上来了,还有他们的审美慢慢提升上了,我们近几年才开始质感转,至少流行20年,所以我对质感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只是我们要深耕怎么样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图片

尹虹

周总,大家一样的问题,也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图片

周荣标

关于素色,我觉得朴素之美应该是很久远的,不管是看东方还是西方,我们看近期以来的西方,我经常讲,你觉得是意大利的老头帅还是意大利的小伙子帅,其实意大利老头也很帅,他们的审美到了就会这样觉得。再看东方,比如中国的古代唐朝或者明朝,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也很美。



图片

尹虹

宋朝在中国更美。



图片

周荣标

朴素之美可以永久流行下去。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基础,一定要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产品,你的审美的水平一定要到。我们90+品牌到底在售卖什么?我们是在卖砖吗?我觉得其实不是,我们在卖对于审美的认知。某种意义来讲,消费升级的本质就是审美的升级。我们对这个产品的认知怎么样,比如将来对这个朴素之美,在朴素之下要把它做成很朴素,其实有些人不一定会欣赏,但是在朴素之下,你是有细节的,有灵魂的,那种美就会永久的流行下去。



图片

周荣标

不管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工艺。很多做釉料的公司,很多时候我在讲,我们是蛮幸福的,我们在开发很多新产品的时候,实际上都是那些釉料公司,陶立希也好,马格拉斯、卡罗比亚、道氏等等,很多釉料公司他们在不停研究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干粒,甚至新的釉面,现在在釉面上未来对于陶瓷企业来讲,一种釉面提供给你全方位解决我们刚才所提到的问题,防滑问题,防污问题等等,未来审美非常非常重要,只要基于这一点,其他一切都OK。



图片

尹虹

你说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我说宋朝在中国,特别是在宋朝有一种和陶瓷有关的,就是宋徽宗那时候有形容汝窑的:雨过天青云破处,天青也是低饱和度的,我自己认为素色有一个流行周期,但是4位嘉宾的观点都非常一致。高照你也是比较早步入水泥砖的开创者,实际上和素色、黑白灰关系非常密切,既有简约,也有后工业风,还有黑白灰主色调,这两个问题你谈一下。



图片

陈高照

素色砖或者质感砖趋势能够持续多久?回答这个问题要分清楚两个趋势,要把两个趋势区别对待,一个叫行业趋势,一个叫消费者趋势。打一个比方,2014年我们刚开始在国内提出水泥瓷砖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小小的货柜轮有十几二十个品牌在做水泥瓷砖,那个就是典型的行业趋势。这个瓷砖大家没有听说过,原来还有这个品类的瓷砖,觉得有市场就跟着做一下,这个叫行业趋势。最近比较大的行业趋势就是岩板,是典型的行业趋势,是由生产方主动推动的大的潮流,大的趋势,行业趋势特点就是来的快,也有可能消退的快,岩板价格战一下子打的那么透,是行业内趋势来的太猛了。我们这里讨论无论是质感砖也好,素色砖也好,水泥瓷砖也好,为什么我们做水泥瓷砖?大家有意识到今年上半年开始各大品牌都有水泥瓷砖,微水泥瓷砖,水泥瓷砖等等。



图片

尹虹

瓷砖很丰富了。



图片

陈高照

这个反映背后的是消费者趋势,年轻一代的消费者的人群他的审美变了,以前我们一谈到国产高端一定是大理石一统天下,没有第二品类,现在出现一个代表更加简约,更加简练的高端,有可能这个品类的领导者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可能是水泥瓷砖,有可能是素色砖,有可能是质感砖,总之背后折射的人群是这部分消费人群。我们再回答趋势要持续多久的问题,就很简单了,现在国产高端品牌所谓的改善性的装修基本上年龄人群去到85—90后,再往后推90—95自己装修的时候,高端的消费是喜欢大理石奢华吗还是喜欢现代简约,问题答案很显然,甚至再往后面推,95—00后会喜欢大理石传统的奢华吗?我觉得是不会的,这个趋势是多久?



图片

陈高照

我觉得很久,极有可能在某个拐点还要拐过奢华的高端,甚至比这个份额还要更高,这个就是为什么无论在座的5个优秀的品牌,在这条路上值得我们大家去奋斗10年,甚至20年,直到那个拐点到来之前,都是一个存量中的增量,这部分的消费群体一定是越来越多的。我希望中陶城龙总、博士多给我们搭建交流的平台,能够让我们交流当中互相进步,在这一段大家能看到很好的机遇,一起走的更好。最后允许打一个硬广,简约又高端请用水泥瓷砖。



图片

尹虹

我刚刚有讲到,我参加这个活动还有一个感想,看瓷砖产品在中陶城演变过程,大概在15年以前,绝对是抛光砖一统天下,抛光砖占了35%的比例,进入2013年开始持续三年瓷片天下又达到30%,到了2015年,马上大理石瓷砖风卷天下,变成大理石天下,到了2017年开始到素色、现代、水泥瓷砖等等,比较安静或者比较素雅瓷质仿古砖的主流,到2019年开始成为大规模占领市场,现在基本上全品类产品都是以这个为主,这个产品演变历史实际上也导致了这种品牌拥抱设计师,因为这种产品在2017年很多企业不敢动手,包括有很多品牌没有做起来,没有办法做,产品这一块设计就不够,在应用上又需要再设计,一个水泥瓷砖如果在应用上没有做好的话就直接铺不行的,现在目前这个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演变,还是下游应用房地产的演变,都是我们这一类品牌,整个市场C端、B端、小B端价格重新划分,都是这一类品牌全面施展手脚的好时代。




END


错过了精彩现场?

别担心

直播回顾码上奉上↓↓↓


图片


评论
微信扫码登录
热门推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