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佛山陶博会,线上陶博会,线上展会,佛山陶博会,博览会,陶瓷,卫浴,展会,陶博会,陶瓷展会,瓷砖招商,陶瓷招商,陶瓷加盟,陶瓷代理,陶瓷营销,招商,加盟,岩板,个性化定制
线上佛山陶博会-全新的营销模式,线上展会解决难题!是中国陶瓷以及卫浴产品市场风向标,也是世界陶瓷卫浴的中国主场。陶瓷卫浴等数千个品牌加盟、招商、代理,展示优质商品以及便捷、贴心的服务,为您提供愉悦的观展体验。
4月18日下午14:30,由佛山陶博会主办,中国陶瓷城承办,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协办,石湾镇街道办事处、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陶业要闻摘要、陶瓷资讯支持的激发原创力—2023陶业菁英思享汇(第二季)在中国陶瓷城展馆5楼商务会议室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
会上,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博士,围绕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机遇,以《行业形势发展分析》为主题进行了解读分享。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
★以下内容根据速记稿进行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核。
1►
瓷砖行业形势
对行业的分析,整个去年和这几年,我做过两轮的洞见,2022年和2023年,加起来差不多四十个行业的老总,整体来讲,从2022年开始说,这是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我们听别人说,这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结果从2022年到2023年,是这个方向在走。但是大家对今年2023年绝大部分人都比较乐观,认为疫情过去了,市场要反弹,怎么差也不会差过2022年,但是我说同样我们在2021年底的时候,大家也都在说,因为恒大七月份爆雷,他们也说2022年差怎么也不会差过2021年,事实2022年要比2021年差得多,现在2023年一季度刚刚过,大家都看着这些数据。
第一个,看我们瓷砖行业,瓷砖行业每次讲都有这样一张图(图1),去年讲,这张图没有到2022年,去年是下降了10.57%,这张图的数据有这么几个特点,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八年的两位数增长,2012、2013、2014年三年的个位数增长,三年的零增长,基本上是一路下滑,整个从102.65亿平方米下降到73.1亿平方米,也去掉了30%。
图1
事实上对这个数字的看法,首先,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我周边的人超过50%的人基本行业的人都同意我这个意见,去年的瓷砖下滑远远不止10.57%,这数据水分太大。
去年,上海封了三个月,而且各个产区都有封控的地区,整个佛山地区去年全年的开窑率是65%。从去年开始第一个季度认为整个高安产区是最好的,最好的厂达到140%的产销率,实际上全年大概停掉15条线,然后转产了52条转产锂电。
我们再看看官方公布的数据(图2),我自己是佛山陶瓷协会的,这是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2月20日公布的去年数据,8.05亿平方米。
图2
然后我在回想2020年在做“十四五”计划的时候,谁感兴趣都可以去查一下,我们国家做的计划是,建筑陶瓷行业要做100个亿,因为当年的产量大概是八十几亿,出口要十个亿。在2017、2018年,很多媒体在做论坛的时候,整个主题是“重回百亿巅峰”,我想2023年没有谁来做这个事,即事实非常无情。
2►
房地产行业形势
陶瓷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如果房地产没有增长、没有前途,我们建材行业就只有下滑一条路。房地产数据首先看整个2022年的数据(图3),是整个2022年的投资下滑,最后下滑10%。
图3
图4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数据即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基本上一年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20%以上的下滑,而且在我们过去几年历史上,黄线是很少走到蓝线上面去,销售金额始终都在销售面积的上面,去年基本上是反过来,实际上就是说整个单价有下行的趋势,也就是在这么一年当中,我们出台了成千上万个政策,关于房贷、首付等等,但是房地产仍然没有走出这个困境。
图4
图5这是具体的数字。还有一个是资金到位,也是这样的下滑,如图6。
图5
图6
图7、图8这是2022年的数据,前面基本上也是投资、销售面积,就前面图的显示,表里有两个数据。第一个,土地购置面积即出让土地面积,2022年下降53.4%,去年房地产企业买地已经减少了一半,腰斩,你说今年的房地产会建多少,你要先拿地,能建多少房子,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去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即库存全年是5.6亿平方米,所有的数据大概只有这一块待售面积,相当于库存是正的,其他都是负的,这就是2022年房地产基本数据。
图7
图8
我们再看今年,图9这是最新的数据,即投资。去年一直坚持的全年下滑10%,今年1-2月份是2次,每年这个数据只有11次,1-2月份做一组数据,叫做下滑收窄,但是3月份应该继续往上翘,没翘起来。我们说企业家是用脚投票的,如果他不投资,他比你春江水暖鸭先知,这还是保持继续的下滑,但是很微弱,但还是一个负数。
图9
但是要看销售面积和销售数据的话,就不一样了。首先,从图10我们看出来销售金额已经正了,是4.1%,但是也不要太高兴,这4.1%是对2022年第一季度下滑22.7%的基数上增长,如果它跟2021年的第一季度来比较,肯定又是下滑百分之十几。但是这个问题又出来了,我们的房地产好像平均单价在增长4.1%,我们期望值多了,会不会有买房的心动,可以又买房了。我有几个担心,第一个是这会不会有泡沫,第二个是不是等我们稍微涨了,年终又来一个房地产税,我们房地产是进退维艰,但是销售面积还是没有正,还是-1.8%,虽然不至于下降27%,在去年-13.1%的基础上,实际上如果对比2021年它还是没有增长。
图10
然后更有意思的是投资,如图11,这是资金到位的增速,是好了一点,包括碧桂园都是几百个亿的银行融资,我们一个朋友说,现在做房地产宁愿去做那些爆雷的,我说有意思,为什么?因为爆雷的,资金全部被监管了,反而有钱给,反正说了定期要给钱,反而那些没爆雷的好麻烦,还是六个月的什么商票,然后还要再拖,反正企业比我更有经验。
图11
我们再去看刚才的那张表,如果你们感兴趣,看一下2023年比2022年的表少了一样东西,如图12、图13就是出让土地,购置土地那一栏没有了,但是我们看到商品房的待售面积还在,6.47亿,去年是保持10%的增长,现在保持15%的增长。6.47亿平方米按202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人均40平方米一个人,我们库存还可以有1600万,现在一年才增长900多万的新生儿,这摆在我们面前,不可能永远一个人拥有十套、二十套房,当然我们在网络上,看到有些贪官整百套房都有,但是普通人不可能这样,房地产是这么一个基本形式。
图12
图13
总结一下,2022年土地购置面积下降53.4%,库存是5.6亿平方米,增长了10%。而一二月份的是6.5亿平方米,两个月多增加了9000万的库存,1-3月份是6.4个亿,增长15.4%,这两个数字是绝对完整的数据,我没仔细推敲,好像总觉得有些费劲,也许原来基数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整个第一季度三个月比两个月的面积减少了,但是增长率还大了。
我们还有些民间的机构,一个是克而瑞地产研究,还有一个中指,他们对房地产的数据根据局部的,今年一季度近70%的百强房企没有土地的进账,也许下降53%还在下降,如果你不拿地,怎么建房?基本上都是有时间,有数字联系,整个房地产拿地的规模同比今年一二月,三月份的数据没有全出来,继续在去年53%的下滑基础上继续下滑。
所以现在地产界又出了一个新的很有意思的事情,本来都说我们行业房地产要回暖,现在说了,可能整个行业回暖有困难,现在出了一个新名词是点状回暖,北上广深的房地产会回暖,但是如果很多朋友来自三四线城市,不是三四线城市,应该是省会城市,我今年清明回去一趟家,我的房子还关着,我的表哥说至少没有了两百万。西湖边上的房子原来都是四万块钱一平米以上,现在三万都不到了。另外我们库存老增加不好看,中央政府出了一个楼市狭义库存减少,我批准你可以卖那个房子,比如说批准一千万平米可以卖,这块你卖得快,现在九百多万,还是减少了。
不过23家A股上市银行的数据,银行很多都是上市公司,到年底要披露年报,年报不良贷款余额增长是7成,所以这里面很多的问题,是否会带来金融危机?所有讲的不代表将来会怎么样,我总是觉得我们是大国,有担当、有能力,总能扭转乾坤。
3►
瓷砖行业上市公司
还有一些数字比较透明的是瓷砖行业的上市公司,即整个行业的分析。《搜狐焦点家居》报道,整个建材家居据60家A股上市家居企业市值表现分析,接近70%上市公司都在下浮,最大的下浮是48.12%。
图14这个数字是我们自己做的,整个上市公司和我们陶瓷有关系的上市公司2022年市值的变化,也就是说,从2022年的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挂牌价格的市值,没有一个正数,最大的48.12%,也就是2022年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
图14
然后到了今年一季度,也就是到三月底,图15要好看一点,箭牌涨停几次,快200个亿,但是整个2022年年报好像还没有出齐,至少我知道四通是亏的,亏了几千万;蒙娜丽莎是亏的;帝欧是亏的,帝欧大概是在18-20个亿,盈利还是比较弱,当然以后如果箭牌和马可波罗都上市以后,这情况会不一样。这上市情况大家都可以看得到。
图15
图17
所有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货币在超发,我们很多人说陶瓷行业的上市不容易,因为很多企业都做了股改,包括大角鹿、亚细亚,甚至金意陶,甚至我们前段时间有一些家居的企业被砍了下来,说我们上市有个不成文的“黄灯法案”,这个灯要经过严格审批,你可以过或者可以不过,冲黄灯,我现在不管你,不扣你的分,但是不行,就要扣你的分。
但是我觉得不现实,前段时间说的拥抱资本、拥抱房地产,但是总觉得拥抱资本肯定没错,今天据说是今年第一季度发行的货币和去年一年的货币的50%,我们增加了一半。这么多钱,你不可能全部都放在贪官的口袋里,总得给点老百姓,不管有没有通胀、贬值的压力,资本市场是一个最好,如果想要走向资本市场,都可以努力,我认为国家这一块从宏观上来讲,应该是要放开,不放开又是另外一回事,当然我不是学经济的,我是外行。
4►
中国瓷砖的出口
图16这个数字非常经典,差不多十年的出口下滑,从11.4亿下滑到现在5.8亿,整整差不多是腰斩,但是唯一感觉到非常欣慰的是平均单价达到8.53美金,实际上以后做瓷砖要衡量一下我们砖卖了多少钱。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出口增长,很多人都希望我们出口增长,始终认为我们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现在投资力度非常大,出口好像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不说其他的行业,我们的行业连续10年的下滑,这基本上是一个态势,甚至还要继续下滑。
图16
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反倾销,一个是海外建厂。中央级的智库来佛山调研时,我说我们陶瓷行业反倾销责任不在我们企业,我们企业都单薄,主要的责任在国家,认为我们是很小的企业,三四千个亿,根本不帮我们考虑。首先,印度我们输了,我们还情有可原,他们国家产业很大;欧盟我们输了,实在没道理,欧盟28个国家,至少20个国家不会受益反倾销,保护的少数国家让给他们,而且我跟他们说,欧盟对中国也做过反倾销诉讼,瑞典商会代表组织的反对,把这个案子撤了。我们能出口的基本是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其他基本没有了。
美国的反倾销我们再输了,而且输得更惨,百分之两百多的惩罚性关税,我说这责任根本在国家,美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瓷砖进口国,它反倾销是保护它的产业还是干什么?人家说老外在使坏,真的现在都说不清楚,整个反倾销我们没得说。现在正好我们下滑差不多六个亿,现在很多企业都到海外建厂,我认为这还在下滑,现在印尼已经在岸上,越南很快了,我这次去了越南,越南很快对中国全面反倾销,以后只能出口哪里?澳大利亚没有陶瓷厂,伊拉克没有陶瓷厂。
5►
行业的生产制造
行业的生产制造,以前我很少这样看这个行业,因为要到越南和他们讲我们的现状。首先,我们整个装备的水平提高了,我入行做陶瓷是680,不是顶级雅集,980是顶级压机,过一两年是1980,九十年代末。现在一万吨的压机,对配料各方面的要求都下去了,产品工艺要求简单。
还有这几年,特别是中国瓷砖的大线,昨天、前天我在和一个企业老板,他说要建新线,现在建一条新线,产量增长,成本会下降,虽然是重资产,但毕竟有竞争力。我觉得说得也对,实际上我们现在大线,行业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包括我身边非常亲密的朋友,甚至也是博士、教授的学位,对大线始终不认可,认为它们是做低质低品。
但是我是看过来,我在九十年代做陶瓷厂的时候,行业最长的线没有超过一百米长。后来在1997年,新南悦建了5条180米的窑炉,每天一条线的产量是一万平米,我记得很清楚,几个意大利人和我说,听说你们中国的瓷砖线做到一万平米,能不能带我去看?我说反正我努力,我不知道人家是否愿意让你们去看,结果正好有机会,带他们去看,口服心服,而且是做抛光砖的。
当时我们很多人都在反对,认为这是粗制滥造,大产量、低品质,为什么要把大产量要和低品质挂钩?过了几年,我们是一天一万平米,三万平米又出来了,两百、三百米的产能大线也出来了。我认为做瓷砖,中国对瓷砖行业最大的贡献就是把配置拉大,虽然是为了减成本,为了利润,但是一方面,有识之士都在抨击他们,但是那些人就往死里干。现在有人说一万平方米一天是大线吗?没有人了。去年年底,有个企业又新建了一个一天七万方,五百多米长的线。我觉得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盲目指责他们发展得过快,走得太远,实际上现在我们看五万平方米已经不是大线,而是正常,也许将来做十五万平方米一条线,又说它不好,十万平方米又可以接受。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的瓷砖市场。
第二个是中国的品类在这几年变化非常大,即瓷砖品类非常大。第一个,抛光砖,2022年生产情况只有4.76%,占整个产能。第二个是瓷片,是15.91%,这两个在以前的产能调查当中都曾经超过30%。我觉得这两个产品,为什么它的生命力在下降、减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不能不说的一个原因,实在没有设计素材,现在我们装修材料和设计有联系,抛光砖产品太简单,它没有二次创作的基因,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图18
外墙砖因为工程升高,上升5.1%,原来有百分之十几。为什么这次看这个?因为我们看到越南的产品,我才想起来要告诉它,中国现在主流的产品是什么,大部分的情况,我还是认为发达国家的今天可能是我们的明天,发达国家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
我现在反过来,我们比越南发达,我们的瓷砖做得比它好,首先告诉它,我们走的是什么路,现在发展怎么样。而且我告诉他,越南现在很少建到一米乘一米,612米的砖都很少,是800的多。而国内现在更多的主流产品是612、715、918,这三个品类应该是主流产品,其中715米是最主流的,目前是这样。
去年博洛尼亚展最流行是1.2米×1.2米,而且认为中国将来也是走1.2米×1.2米,这一点我不太接受,为什么?因为在二十年前,我们都说中国人好大喜功,总是做大砖,意大利、西班牙总是做小砖。后来没想到,大砖出来,他们也做了,612的尺寸,他们是走在前面,但是715我们走在前面。而且我认为瓷砖的尺寸现在是走模数化,现在主流的几个产品,612、715、918再加800*2.6米,一墙到顶,但是我认为应该做九百乘两米七,我不知道会不会这样,为什么?这是模数化,大家都走30的倍数,300×900、900×900、300×600、600×1.2米,在这个层面都可以切割,我们是为数不多的建材产品不走模数化道路,不然你们看看红砖,这都是模数化的。
当然我们厚砖的成长,这几年,虽然也是跟在德国后面走十几年,但是现在景观砖确实也崛起,越南还几乎看不到,我认为越南应该做景观砖,让它的成本低、劳动力低,因为千把块钱的工资就够了,中国这个人口红利没有。
还有一个是中国2018年以后,岩板大规模增长的越来越快,但是拓宽它的应用作为一种板材走得很慢,还有很多的瓶颈,但是这一个通路早晚要打得越大、越通。我始终认为所有的困难、危机都是创造出来给你解决,不可能永远成为难路。还有一个是中国的瓷砖产能和产量已经是明显的过剩。
6►
中国的瓷砖市场结构在变化
2021年恒大爆雷以后,一是产量过剩、产能过剩,二是明显要集中的增量市场步入一个分散的存量市场,原来只要拥抱房地产,我们这里有企业,一年可以销售二十几亿,围着一个客户,但是要欠十几个亿。但是恒大爆雷以后,这成为反面教材。集中的增量市场向分散的存量市场,导致市场和现在世界整个生态比较一致的步伐即去中心化、碎片化。
以前我们电视广告一统天下,现在谁看电视?以前平面媒体不得了,以前百货公司,现在全部碎片化,阿里、京东等等,我们校园里因为收入是在一个阶层,一两栋楼可以养活一个供应商,什么卖花、卖蔬菜、卖海鲜的,什么都有,这个社会就是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很明显。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我们说的包括要重新整个零售步入一个新的态势,其实我们说的一个态势是,我也比较欣赏有一些咨询公司说的,现在零售是三大板块,一大板块是大B端,包括恒大、碧桂园都是大B端,现在不能对客户、供应商怎么样;第二个是小B端,具有工程集采的特征,但是非常分散,至少眼睛闭着可以说十来个,以国家为首的新基建,2021年有14万亿,地方政府的政府大院、学校、医院、法院等等公共设施,甚至城市广场、标志性建筑,或者是特色小镇,还有以设计师为主的商业空间、Shopping Mall、商业连锁、4S店、餐饮店等等,这些东西它一个最大的特点,除了甲方之外,最重要的是设计师。
因此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之后,导致的必然是多元化和个性化,所以为什么这几年,以设计为主导的企业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品牌越来越多。卡索也是在总部成长了六年,有一千多方的展厅,拿了差不多四千方的展厅,你不能说它是规模越做越小,肯定自有后面的逻辑和因素,它符合现在基本的行业发展态势,轻资产,我们说产能过剩、产量过剩的时候,什么样的企业和什么样的品牌能够走得比较快?肯定是背上包袱比较小的。碎片化、去中心化之后,你要有个性、有设计感,包括整装也是这样,属于小B端。
现在我们在销售里面,如果真的要做到规模几个亿,有两个渠道特别重要,一是整装,因为整装是挡不住的,现在是最大的一块B端,可能在广州的整装和在上海的整装不是一回事,全国的整装公司也有,这块最大。二是商业连锁,整装我曾经和一个经销商聊过,包括现在是重返经销商时代,而没说重返零售时代。
我在一个论坛上说整装也是一个B端性质,也可能踩雷,当然你可以说圣都80个亿卖给贝壳,这些事情我们都在看,我说你不怕踩雷吗?他说我是县级经销商,现在哪个人家吃几碗饭、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实力,清楚得很,哪个整装公司是来忽悠的,哪个整装公司是来做事的。所以你说能取消经销商吗?不然的话,全国过千甚至过万的整装公司,你怎么去战?所以现在整个形式的变化,我们称为小B端是一个主战场,虽然零售仍然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和现在特别有意思,2022年我们精装修下滑50%以上,而且今年第一季度还在下滑。
另外两个,一是所谓我们知道以成品交付为核心的纵向延伸,我们今年陶博会在华夏展馆最大的特色是辅材,而且这种成品交付,当然很多人都有畏难,成品交付是完善了瓷砖原来没有受到服务,但是有个外面的因素即岩板,瓷砖的板越来越大,铺贴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包含施工才能做到。实际上我说成品交付这一条来讲有三个优点,第一个优点,让消费者省事,我买砖,你直接帮我铺好,费用算在里面;第二个优点,让经销商扩大单值,不然做得太小;第三个优点,让厂家产品的质量、呈现和品牌的美誉度提升,有一个事情在三个大环境之中,它不会持续吗?一定会持续。
另外一个,我说多品类集成,即横向的扩展,包括前天去惠达参加活动,很经典,惠达现在大概做五个亿,定的目标下一个要做二十个亿,我说惠达做二十个亿,我这样说,人家可能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说太容易了,为什么?只要惠达的经销商都卖瓷砖就可以了,他们说卖马桶人卖不好瓷砖,卖瓷砖卖不好马桶,我说谁和你说的?陶瓷行业的箭牌经销商和马可的经销商高度重叠,你这个产品两个定位不在同一个层面,你的瓷砖根本不跟你的马桶在同一个层面,我们现在很多做瓷砖企业来做马桶都关门了,为什么?我买你的瓷砖,知道你的瓷砖好,但是你卫浴太差了,或者太没有名气了,我买你的瓷砖要配TOTO、科勒,你虽然发展一个展厅,让一个经销商去运作,但是他的客户群体不是一样的,这是另外一个定位的理论。
图20
多品类集成是在这集成当中最重要的,我们如果企业做这种扩展,无论是做腰线还是其他的。我最近看一个做瓦的企业跑到我那里,他也在做品牌,而且轻资产,他和我直说,我基本上都是在九方贴而且贴好的,我说你这太亏了,你应该去哪里贴个外墙的,或者罗马柱,还可以贴点发泡陶瓷。他说做这干什么?我说发泡陶瓷做构件,看起来像砖雕一样,地道的黑白灰,完全是一种明清风格,反正不增加负担,都在一个展厅。
图21
因此这种多品类集成的概念,我认为它实际上建材超市在1999年开始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都没能够持续,中国真正离开这个世界的商业赛道吗?欧美、澳洲发达国家全部是建材超市,是作为我们瓷砖的主流的渠道,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多品类集成的延续实际上是超市的前期。
瓷砖行业总体形势分析
总体来讲,瓷砖行业形势分析:第一个,产能过剩、产量过剩,大家不要去做重资产,不要背很重的包袱,还要顶力前行,建议你最好不要。第二个,集中的增量市场向分散的存量市场走,市场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这是导致我们开发要走个性化和多元化,这是退出来要做专精特新、要做原创,但是原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我举个例子,陶瓷行业在做品牌和创新的道路上,回过头来看一下,很多人都在努力,80%牺牲变成先驱,20%的人成功了,为什么?因为原创的投入比较大,抄袭、拷贝是容易的,我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激发原创是对的,现在实际上不是激发原创,而是倒逼原创,没有原创、没有个性、没有专精特新,将来还是一样,恶性竞争两年,还是要被淘汰,但是更多更重要的是对原创的保护。
码上看直播回顾